【往事】将军尧镇将军尧村的来历......
| 招商动态 |2017-03-28
将军尧村史
一、概况
将军尧村现为将军尧镇所在地,萨托公路33公里处,公路横穿当村。南临黄河,北依毛岱,东邻小召子,西毗党三尧。村行政范围包括苏家圪旦、北坝、下四卜村、堂将军尧、将军尧五个自然村。占地面积6.7平方公里,居民七百五十五户,二千五百四十五人。村民以经商、务民、养殖、跑运输、搞建筑、修理、旅馆、饭店等行业为主。
二、村名由来:
阴山山脉雄距中华大地北部边界,东接燕山之垠,西去贺兰山系,在滔滔黄河之滨,沃野千里的敕勒川上孕育着丰富的远古文明。我们的祖宗受赐于这块宝地。自清丰宗同治(1962--1974)年间,政府荣止晋、陕移民在口外蒙地定居,故此北边的汉族人为谋求生计采取“春出秋回”方式来到塞北开垦犁田,繁衍生息。当时由于黄河经常改道,迫使移民只能在地势比较高点的地方挖一个浅坑,再用草坯垒,树枝搭建成阗穴半阳的拱形居屋,当时把这种屋称之“窑”。将军尧其实是“章京”尧。将军是章京的谐音。章京是清政府的一种官制名称,由此一来,将军尧这个地名便流传至今。也有“伊将军”在此驻防收租管理,而得此村名之说。
三、建制沿革
将军尧南临黄河,北望大青山,沃野良畴,历史悠久,上朔至元朝为东胜管辖,明朝时为鄂尔多斯万户驻牧地。清康熙三十一年(即1692年)置鄂尔多斯为左翼前旗,设立了东素海驿站。清中后期道光(1821--1850年)设达庆达尔古制,取代了驿站苏木制。清穆宗同治时期,晋陕移民“雁行”式往返于此。后由于黄河迭次改道才把将军尧置于黄河北岸,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管理,当时属准格尔旗管辖,政府驻地在党三尧,时称西官府(西协理)奇子祥任官府。1949年解放后,归准格尔旗一区管辖,区政府就设在将军尧村。1955年一区、十四区划归萨拉齐县管辖,成立了将军尧乡。1958年萨拉齐县并入土默特旗,同年成立了人民公社称团结公社,将军尧为公社所在地。1969年,土默特旗分为左、右旗,将军尧公社归土右旗管辖。1984年公社制度除改为乡镇建制,成立了将军尧乡人民政府。2006年将军尧乡、党三尧乡、小召子乡并为一镇,即为现在的将军尧镇镇政府。
四、地形、地质、扩建、垦荒
将军尧所处正值土右旗东南部为冲种洪积平原,土厚、土肥,雨水适中,从清同治年间开始,晋陕的移民北上垦荒并带来农耕技术,较当时先进的农具和各类粮油品种。同时在此植树造林,养花养蚕,多种经营,多种作坊应酝而生。清末民初,将军尧地区占乱颇少,农民尚可息养生机。故此外迁人口逐年增加,其中任苏、杜、李、梁、蒋、王、赵、吕、杨等相继迁来此处。三姑舅,二两姨,结拜兄弟等相互拉引,来到将军尧地区常住,使这里的村落繁荣,人丁兴旺,外国的传教士在此建了教堂。
五、庙会
解放前,各地就都很盛行,祭礼神灵,崇拜龙王,相信观音,磕头许愿,求于祈雨。二月二龙抬头,龙王庙前堰起一人多高的大旺火,请来戏班唱三天戏,庙前贴上表示对龙王希望信愿的大红对联,风调雨顺,愿祝天尊无量佛,河清海晏祈求万载有余年。晚上放炎,各种形状的焰火排满街头,专管点火者兴志勃勃,观火者群情激奋。爆竹声声,五彩斑斓,震耳欲聋,火树银花,照如白昼,街道上人如潮涌,磨肩接障。九曲点亮,彩灯熠熠,善男信女们有的转九曲抢老杆,望神点意,四李通达,也有的上庙会推向高潮。庙会在某种社会环境下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这种庙会又重新恢复起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庙会办得更加隆重。很多人开着高级轿车,骑着摩托车不远几里、几十里拿着丰厚的贡品,香、表、糕点、水果前来敬神。为表示虔诚,上布施的钞票上百成千,出手越来越大方。给神像披红挂彩,重塑金身,长幼尊辈,你扶我搀,礼貌可佳,人们来敬庙,敬的是生活愉快,敬的是经济繁荣,敬的是社会的安定和谐;人人都在珍惜祝福这个美好的时代!
六、解放前
将军尧地区虽然土地肥沃,可是农民生活很苦,特别是遇上荒年灾月,加上王公财主们的盘剥,使得农民食不能腹,衣不裹体,流离失所。官府抓壮丁,摊劳役,割草料,兵匪不分,真可谓民不了生。民国三十三年(1943),黄河堤决口,洪水泛滥,一片汪洋。村民们只有四处逃荒。河水停留不退,把用土坯盖的房屋全部泡塌,惨不忍睹。腐败的国民政府视而不见,从不体恤账灾。当时农技落后,靠天吃饭,农民根本没有余粮来防灾年,饿殍遍野,卖儿卖女,妻离子散,过着非人的生活。
七、解放后
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分到了土地、农具、牲畜,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51年--52年实行了土改,成立了农会,贾文奎任农会主席,1953年初地方行政设立了乡政府,将军尧村就是政府所在地。政府组织人民兴修水利,开大渠,挖小渠,修桥做闸,旱地变水田。当年农村农民有了土地证。54年组织了互助组,几家农户合伙经营土地,互帮互助,后又成立了初级社、高级社,苏成贵、葛二卜任社长,后又有张三狗、吕三楞、奇兰柱等人也加入领导班子,成立了管理区后,葛二卜晋升为管理主任,干事有奇云海、白世忠等人。
八、成立人民公社
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将军尧村立为公社所在地。政府号召建稳产、高产田,大搞农田基础建设,水利配套,大打翻身仗,“过黄河,跨长江,放卫星”,农民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一呼百应,真可谓雷厉风行。同年废除了以管理区为单位的合社方式,以大队为单位的合算单位方式也在不长时期废除,变成了以小队为单位的合算方式,一直沿续到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1978年。
九、文化、教育
解放前,将军尧没有一所学校,只有少数比较富裕的农户合起来顾上一位私塾先生,娃娃们自备桌凳、书本,听先生教书识字。解放后,将军尧地区先后成立了初小、高小、初中、高中,盖起了很多宽敞明亮的砖瓦结构的教室礼堂,配备了有学历的教师,孩子们不用去外地就能享受良好的教育。从1986年7月1日实行普及小学五年义务教育,至92年2月又实行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当地村民的孩子百分之百的都进了学校,特别近几年,校舍已经扩建修缮,由平房改变成楼房,并设立住宿楼,配备了食堂免费用餐,幼儿班也相继齐全,师资提高,校车接送。孩子们从小得到了德智体全面良好的教育。
将军尧村委会也很注重文化娱乐和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于2010年筹资建造了宏伟壮观并具有民族风格的大戏台和平坦宽展石板砖大广场。每年请上各地、各省,各种剧团来村地演出,不但给人们娱乐享受,同时还交流物资繁荣了市场。广场内设健身器材等俱全。中老年文化馆内更是热闹非凡,吹拉弹唱,高潮兴起,对山曲儿,蒙汉“风搅雪”歌声阵阵,欢声笑语不断,唱出喜庆的心情,唱出了纯真的爱情。随着广场上音箱音乐响起,穿着时毛的舞者随着音乐节拍整整齐齐翩翩起舞,花扇、花衣舞动,真像花的海洋,幻美幻容,美不胜收,深觉返老还童矣!
十、街道、道路建设
将军尧所在地四通八达,萨托公路横穿当街,将河公路、将蓿公路全部柏油化,十字街两旁楼房林立,样式新颖。2007年,将军尧村被旗委旗政府确定为首批新农村示范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帮扶和支持下,共筹资98万元,完成了街道拓宽、硬化、铺设下水、人行道,修正硬化村内入户道路,安装了沼气池,路灯等工程,并对商业一条街的“三乱”摊点进行了彻底整治,安置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垃圾箱,使街道环境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为今后招商引资发展产业、金融聚象提供有利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瞻望未来,将军尧的明天会更好更美!
本期编辑:张可娜
联系